食物是人類最基本的需求,但目前世界上卻有8000萬人持續挨餓。聯合國糧農組織 (FAO)、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(World Food Program)、全球環境基金(GEF) 和國際農業發展基金(IFAD)於7日在巴黎氣候變遷大會上召開周邊會議,討論氣候變遷下應當如何確保糧食安全,並協助小農進行調適。 FAO副總幹事莎梅多女士。攝影:賴慧玲 。 與會者紛紛強調,農業、糧食、森林和健全的生態系是世界大多數經濟弱勢人口賴以生存的關鍵。飢餓、貧窮和氣候變遷環環相扣,必須同而視之,不能分開處理。他們一致認為,小農可以不是氣候變遷的最大受害者,而是氣候變遷下糧食安全的解方。將資金投入在小農身上,不單是減緩氣候增溫和調適氣候衝擊的有效方式,同時也是強化糧食安全最聰明的方法。 聯合國糧農組織副總幹事(Deputy Director-General, Coordinator for Natural Resources)莎梅多女士(Ms. Maria Helena Semedo)在會後隔天欣然接受記者專訪,暢談氣候變遷下的農業發展與各部門的角色。希望以下專訪內容能為讀者介紹聯合國糧農組織的第一手看法。 記者:在近代歷史的發展中,農業不斷受到工業和都市發展的強勢競爭。氣候變遷的挑戰下,水和土地等資源的爭奪可能將會越演越烈。對於未來農業的發展策略,您的看法是? 莎梅多女士:從以前以來,農業、...
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