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國際新聞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生物年齡研究 你的居住地可能讓老化時鐘快轉

兩名60多歲的美國男性,一位住在炎熱的亞利桑那州,一位住在涼爽的華盛頓州。他們年齡相同,身形相當,社會經濟背景及生活習慣相似,不菸不酒,經常運動。然而,亞利桑那男子的「生物年齡」卻比華盛頓州男子老了一年又兩個月。這是怎麼回事?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生物多樣性COP16立下永久融資機制 每年籌2000億美元守護生態

全球生物多樣性公約會議在羅馬加開CBD COP16場,為達成2030年保護全球30%海陸域的「30x30倡議」留下一絲機會。全球的威脅與挑戰還很多,但自然已經無法等待。 這是一個黑暗的時代,也是一個光明的時代。 當川普二度退出氣候協定、大砍美國環境計畫、凍結美國國際開發署時,來自近150國家、千名代表在2月底齊聚羅馬,為全球生物多樣性爭取活命的資金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AI尋鳥記 夢幻草原鳥澳洲領鶉剩不到1000隻 墨爾本西部現蹤

原本數量很多的澳洲領鶉(Plains-wanderer)因棲地流失,幾乎滅絕。在墨爾本西部,已經超過30多年未發現牠的蹤跡。現在,藉著人工智慧(AI)的幫助分析上萬小時的錄音後,科學家終於從獨特的「嗚嗚」聲中,證實牠們仍堅韌的活在草原間,確認未來保育的方向。 對棲地挑剔的夢幻草原鳥 澳洲領鶉是小型鳥類,體長約15公分,跟一支鉛筆差不多,有一雙大大的黃色眼睛。有人形容領鶉就像「卡通版的小鳥」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叮咚!幫魚兒按個鈴 荷蘭邀眾人助魚群穿越運河產卵

「叮咚」,在荷蘭烏特勒支(Utrecht),民眾幫魚兒按門鈴的季節又到了。3月3日起,若在運河水下攝影機的網路直播中,看到魚兒正等待通過水閘,就可以按一下影片旁的虛擬門鈴。提醒管理員,有魚群正等著通關前往產卵地,該打開閘門囉。 這樣的「魚門鈴季」自2021年啟動至今已邁入第五個年頭。 魚群遷徙遇阻 數年前,生態學家奈絲(Anne Nijs)及馮赫克倫(Mark van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蝴蝶去哪了?美國蝴蝶20年數量銳減22%

你上一次看到蝴蝶是什麼時候?研究顯示,美國的蝴蝶正以每年1.3%的速度消失。這個數字聽起來不可怕,但累積20年下來,已經減少22%,就連最普通、最常見的蝴蝶種類也躲不過這場災難。 107種蝴蝶剩不到一半 美國研究團隊分析了2000年至2020年間超過7萬次的調查,共1260萬筆蝴蝶觀察紀錄後發現,美國的蝴蝶數量在過去20年驟減22%,平均每年下滑1.3%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「地球超載日」倡議發起人:我們生活在生態龐氏騙局中

我們只有一個地球,但你知道依照人類現有的經濟思維與生活模式,2024年我們得用掉幾個地球才夠?全球足跡網絡(Global Footprint Network, GFN)創辦人馬席斯・維克納格爾(Mathis Wackernagel)與威廉・里斯(William Rees)教授一起創建了生態足跡Ecological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巨鼠奇兵查緝走私超拿手 坦尚尼亞展開部署測試

老鼠常被視為禍害,長久以來備受誤解。然而,世界上體型最長的老鼠——非洲巨頰囊鼠( Cricetomys ansorgei )正在顛覆這個刻板印象。這種巨鼠憑藉超強嗅覺與高智商,成為坦尚尼亞科學家的新寵,如今將擔任「緝私探員」,協助打擊非法野生動物貿易。 在1990年代,工業工程師威特延斯(Bart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移除45萬隻外來種貓頭鷹成本「太貴」 美國會兩黨議員齊盼川普阻止

美國川普政府銳意推翻前朝政策,引發不少爭議。不過3月7日卻有多位兩黨議員意見一致,呼籲停止殺死45萬隻橫斑林鴞(Barred Owl, Strix vaira )的移除計畫。 移除橫斑林鴞的目的是為了保護原生的斑點林鴞(Spotted Owl, Strix occidentalis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來去英國墓園走一走 尋找生物多樣性這樣查

人們對墓園的印象或是莊重哀戚,或是陰森恐怖,且與死亡脫不了關係。但往微觀看去,墓園也是生命迸發的園地,蘊藏豐富的生態。 守護古老與瀕危物種的綠地 墓園會不會是生物多樣性的匯聚之地?英國有逾2萬5000座墓園,保育組織「照料神之田園」(Caring for God's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阿聯導入AI助「人工增雨」 改善排水設備避免重蹈杜拜淹水事件

阿聯為提升水資源安全,測試以人工增雨及AI技術增加降雨量,盼降低海水淡化成本。但需考量集水、排水設施及環境影響,避免如杜拜淹水事件重演。 沙漠城市杜拜下雨並不常見,也因此,一旦下雨很容易淹水。照片時間為2012年。圖片來源: Roger Price (CC BY-NC-SA 2.0) 近期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為提升水資源安全,計劃以人工增雨(cloud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為什麼植物要這麼臭! 比屍體還臭的獨到魅力

1月底,上萬民眾湧入澳洲坎培拉皇家植物園,想親眼見證15年綻放一次的巨花魔芋( Amorphophallus titanum ),更想聞一聞它開花的味道,是否如傳聞「屍體腐爛般的臭味」。事實上,我們身邊也有不少臭臭花跟臭臭樹,為了不同的生存理由,另闢蹊徑,在美麗外表下,散發出各種臭味。 屍臭好處多? 巨花魔芋原棲地在印尼蘇門答臘,臭味驚人,所以賦予它「屍花」(corpse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難敵價格競爭 歐洲四大航空:2030永續燃料目標不可能實現

歐洲多家航空公司執行長上月27日發佈共同聲明,指出歐盟在六年內將6%燃料轉換為永續航空燃料(SAF)的目標「不可能實現」。他們批永續航空燃料太貴且供應不足,歐洲航空業將難以與其他地區競爭。外媒分析,美國總統川普大力鼓勵使用化石燃料,對歐洲造成更多競爭壓力。 產量、成本競爭壓力升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城市鳥巢處處有驚奇 荷蘭「羅金巢」記錄30年人類塑膠史

1996年的麥當勞包裝紙、2019年的KitKat巧克力包裝、新冠疫情期間的口罩、2021年的多力多滋玉米片,這些垃圾組成了白冠雞(Eurasian coot)的鳥巢。荷蘭科學家跟著垃圾上的日期線索,抽絲剝繭後發現,鳥巢記錄著塑膠垃圾的痕跡,層層排列,宛若地質學的地層,人類歷史的縮影。 鳥巢窺見人類塑膠史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一面種棉花一面種樹 小白鞋品牌Veja與巴西新創合作農林業契機

全球最大的雨林「亞馬遜雨林」蘊含豐富資源,在過去50年間它的森林覆蓋率已減少1/5。近年來,巴西躍升世界前3大的棉花出口國,當地非營利組織與農民逐漸意識到傳統種植方式對土地的危害。巴西新創農業公司FarFarm攜手法國時尚品牌Veja,在巴西帕拉州推廣友善土地的農林業耕作模式,幫助農民種植作物,並讓這座雨林受損的區域能夠再生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重振「美麗、乾淨」的煤炭業 川普簽行政令擴大採礦、燃煤發電

為重振煤炭產業,美國總統川普8日簽下四道行政命令,要求即除役的燃煤電廠火力全開,繼續發電,以因應日益攀升的電力需求。他賦予煤炭新的形容詞,稱過去對「美麗、乾淨」的煤有太多歧視,他將鬆綁限制煤炭的環保法規。 美國再啟煤炭發電 燃燒煤炭不僅排放溫室氣體,還會造成空氣污染,在追求低碳、潔淨能源的趨勢下,逐漸式微。煤炭被批是最髒的化石燃料,但川普認為這是偏見,8日他簽署的 行政命令...

View Article
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