地球平均溫度130年內已經升高1°C。科學家認為要將接下來的升溫控制在0.5°C以內難度相當高,但不僅聯合國認為可行,還有43個國家都認為值得投資。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(UNDP)和43個特別易受暖化影響的開發中國家聯合發表報告「1.5°C不能再高」(1.5C Limit)指出,若控制全球升溫在1.5°C以內,2050年全球GDP會下降21兆美元(約新台幣669兆元),但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,使全球升溫2.5°C,屆時全球GDP將減少33兆美元(約新台幣1052兆元)。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並指出,比起不採取任何減碳行動,控制全球升溫在1.5°C以內可以使2050年全球經濟成長10%。 控制升溫1.5°C內,能降低全球低地淹沒的風險。圖為夏威夷海岸。攝影:范欽慧。 此外,當升溫1.6°C時,格陵蘭冰蓋將持續融化無法復原。因此,控制升溫在1.5°C也能降低全球低地淹沒的風險。 格陵蘭冰蓋融化需要時間,但若完全融化,海平面將上升七公尺。 控制升溫1.5°C也能保護全球至少10%的珊瑚礁;只要再高,珊瑚礁將逐漸消失殆盡。 報告警告,這些變化將嚴重衝擊全球經濟。 「在沒有氣候變遷的情況下,孟加拉人均GDP成長率為每年6%。但在嚴重暖化的情況下將掉到4%。中國將從2%降到0.5%。」報告指出,「印度和中國的經濟成長率縮水,鄰國乃至全世界都將連帶受影響。」 「氣候變遷造成總體經濟輸出減少,...
↧